一种读书方法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对我来说,同样如此。

读书的困难有以下几点。

  • 时间

先说时间。

书,非常多。

书商每年都会宣传非常多的畅销书,贩卖焦虑,贩卖流行。人人都在谈论一些事情,甚至有些书,通过一小部分人的营销,彷佛没有读这本书,就被排除圈内。

这种营销,带有欺骗的性质。

尽管如此,这套路始终有效。所以,看上去,你每年都要读很多书。

这类型的书,主要是鸡汤。只有极少数,会变成经典。例如,巴菲特、查理芒格。单纯看《穷查理宝典》,就知道他的适用性很差。并不是每个人,都喜欢这样的人生,所以大部分人,看完并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任何的影响,简单来说, 没用。但是因为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投资领域获得的成就,会让人觉得,一定是他们通过这些方式,获取了这样的成就。

读书的时间不够,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需要读的书很多。

目标设置的更小,一个阶段,只读一本书,可以减少读书的时间。除此之外,再加入一个指标,就是读书要有用。

《少年阿宾》是有用的,尽管它是色情小说。读《老人与海》是有用的,因为它是人生经典。读《百年孤独》是有用的,它可以帮助你提升写作能力。

如果找不到标准,就加入经济指标。可以省钱,可以赚钱,都是有用的指标。

这并不是提高效率来解决时间问题,而是通过选择,减少读书目标。

  • 内容的难度

大部分时候,翻开一本书,你就知道这本书多久可以读完。

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这取决于你的认知能力。

对于我个人来说,没有营养的小说读起来很快,因为只要认识字,就可以快速的读下去。《百年孤独》也是一本小说,读起来就不这么容易了。

这篇文章,也是在我计划要读《百年孤独》的过程中,不断的想找出解决自己读它的障碍而生。

继续用《百年孤独》举例。

开始第一段,就深深的吸引我。世界新生伊始,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,提到的时候,人们尚需要用手指指点点……

不断往下读,人物的名字,就成了拦路虎。毕竟是翻译作品,99%的字都认识,组合到一起,就变得晦涩难懂。那是因为,这个故事里,有特别多的信息量。和平时所看的口水小说相比,它字里行间,都拥有巨大的力量……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,相比之下,四大名著,都变成更加容易理解。

在过去2年时间里,几位朋友和老师,都推荐我这本书,而我迟迟没有读下去的原因,就是难懂。

刘韧老师最近说过的一句话,表面上,是我们在选择读什么书;实际上,是书在决定哪些人能读它。

因为看不懂而放弃,不是你的错,是书的选择。

  • 趣味性

好玩,有趣,是一本书必须的标签吗?未必。

大部分时候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读书都是一件痛苦的事。

好玩有趣,可以让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,但是,也剥夺了思考的权力。

这样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化媒体上,流行的内容更多是胡说八道,更多是谣言,而不是枯燥的学术内容。

把学术的内容趣味化,可以提高兴趣,方便传播,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成本。

会有一些人,看完这些加工后的内容,哈哈一笑说,原来这么简单……懂了!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应该是有双重含义。

兴趣是一个入门的老师,把你吸引到知识面前。是否真正的理解,就需要各自的选择。

  • 真正的理解

做到真正的理解,并不容易。甚至这个定义,都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。

这里提到真正的理解,大部分时候指的是获得广泛认同的共识。

有一个民间读书组织,叫樊登读书会,会把各种畅销书,进行拆解,用主观的视角,把书的内容变成音频。这也是一种转化广泛的共识的方法。

这件事让更多人,降低了读书难度。也帮助图书出版公司,卖掉了更多书。

这是樊登的生意。

听上半小时的语音,你就以为读懂了这本书。可不是,你可以和别人讨论了。

至于理解,大部分人追求的就是广泛认同的共识。

没毛病,有道理。

毕竟大部分的书,都是垃圾。

  • 转换成知识

知识是什么?

Google的官方解释把知识定义为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(包括人类自身)的成果。

维基百科这么定义: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,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。意指透过经验或联想,而能够熟悉进而了解某件事情;这种事实或状态就称为知识,其包括认识或了解某种科学、艺术或技巧。此外,亦指透过研究、调查、观察或经验而获得的一整套知识或一系列资讯。

字面的意思是知道+认识,知道——获取了信息,转换成一种认知——也是信息。

把这个读书获取知识的方法,改成如何有效的处理信息,就把读书的难度隐藏,拆解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模式。

我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读百年孤独。

通过youtube搜索“百年孤独”相关视频,有很多内容。不少作者,把书变成故事,用普通人可以听懂的语言,简化了这本书。通过这个方法不断提高兴趣,增补马孔多小镇的背景故事,克服繁琐的名字带来的阅读障碍。

记录下来,如果成为一种可行模式,再补充。

完。

发表回复